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傳統信仰與環境保護

文/財團法人臺北市龍山寺 黃書瑋副董事長

  傳統的民間信仰,不管是膜拜神明或祭祀祖先,往往都以點香、燃燈燭、燒紙錢、放鞭炮等方式來表達對神明、祖先之敬意,但是在今日環保意識抬頭,上述作為與環保之間的關係若何?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。

  宗教儀式行之多年要改也實在不容易,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艋舺龍山寺建寺迄今已近270年,過去每逢初一、十五,寺內擠滿了參拜的人潮,案桌上更是堆滿了各式重疊的金紙,寺旁的金爐熊熊火焰與煙灰綿綿不?,在以往農業社會中所稱的香火鼎盛,卻造成了在擁擠都市中的環境污染。路上行人、晨跑的運動者,常被濃煙嗆到,鄰居晒衣架的白色衣服更被煙灰著色,無法洗淨。於是抗議的聲浪不斷,為此寺方人員也經常向鄰居、香客們頻頻道歉,八十七年該寺雖曾試圖停燒金紙,但卻擋不住香客的抱怨與漫罵而中斷,八十九年幸好臺北市政府有鑑於改善市內空氣,來寺協調。進而由當時的馬英九市長出面與寺方取得共識,配合政府政令宣導,逐步完成停燒金紙與金亭封爐的歷史性創舉。

龍山寺信徒均配合該寺之香枝減量措施
龍山寺信徒均配合該寺之香枝減量措施

  近年來,附近鄰居不再為衣服被污染而煩惱,晨跑運動者,路邊的行人也不再為煙灰嗆到,反而享受了更清新、更乾淨的空氣,香客們也都習慣於不燒金紙的祭祀行為了。

 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,有賴於全民取得共識、共同配合,只要是有利國計民生的,雖是一件小事也要積極去推動,何況是會影響到環境品質這麼大的一件事呢?傳統宗教信仰的儀式、儀軌都是前人所設計導引大眾崇祀神明、祖先的方式,也必須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有所更替。讓我們今後都能以心香、誦經、持咒、香花、素?來取代過去點香、燃燭、燒金紙、放鞭炮等傳統禮俗,以適應當今進步的社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