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厲傳統與普度習俗
漢人社會自古即特別講究「香火」觀念,因此在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的思想下,無嗣而死亡者會成為無祀的孤魂,進而可能對家族或社會造成危害。其次,也在「生死事大」的觀念下,漢人社會特別注重人的喪事處理,認為凡是非自然死亡者,若沒有經過一定儀式的處理,也可能因此而變成威脅世人安危的厲鬼。基於畏懼與仁厚的雙重心理,以及傳統「鬼有所歸,乃不為厲」的文化信仰,漢人社會對於孤魂滯魄採取特別慈悲關懷與謹慎擇期祭祀的方式,希望達到合境平安、家宅安寧,因此就形成自先秦以來對於厲鬼的祭祀傳統。臺灣漢人社會源於昔日在艱辛墾拓過程中導致許多先民罹難,所以對於無主孤魂的祭祀也就特別慎重,在各漢人聚落多有建立「厲壇」,並由官吏主導進行「祭厲」的傳統,而民間也普遍為這些無嗣而死亡的先民立祠祭祀,這種祭厲傳統也形成中元節的重要內涵。
芝山岩同歸所(大墓公)供奉著歷經漳泉械鬥的無主孤魂 依照臺灣民間習俗,中元節主要的祭祀對象乃是無主孤魂,也就是民間通稱的老大公、有應公等。這種祭祀孤魂的傳統歷史相當悠久,基於漢人社會對於鬼魂和「香火」的觀念,以及「鬼有所歸,乃不為厲」的信仰,亦就是亡魂得享香火之後就不會作祟人間。漢人族群移民臺灣之後,三百多年來由於歷經種種天災疾病、械鬥等事件,尤其是大規模的族群械鬥事件死傷尤為慘劇,如清咸豐初年北臺灣包括基隆、士林、新莊等地的「漳泉械鬥」,造成清初以來各地都有許多死於非命而無法受子孫供奉的孤魂滯魄,所以一到農曆七月,臺灣各地都要舉行各種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動,來超度這些無主孤魂。由於無主孤魂無法勝數,所以除了清代官方的「厲祭」之外,民間祭祀、超度孤魂行為興盛,故稱為「普度」。
▲芝山岩同歸所(大墓公)供奉著歷經漳泉械鬥的無主孤魂
中元信仰與公普習俗
中元節是臺灣漢人社會十分重要的歲時節慶,民間相信在農曆七月一日「鬼門」開之後,幽冥界眾鬼即可獲准來到陽間接受世人之款待,因此家家戶戶都要進行普度,一直到農曆七月底關鬼門為止。傳統鬼月的進行,除了普度無主孤魂、超薦祖先亡靈之外,人們亦依照俗例進行各種祈福、解罪的儀式,構成了一副「幽陽同歡」的熱鬧景象,因此民間習稱「慶讚中元」。隨著漢人族群在臺灣各地的開發,也在各地發展出多樣化的中元普度活動,成為具有在地化色彩的民俗信仰活動。臺灣的普度行為,一般可區分為「公普」和「私普」兩大類。「公普」除了少數由地方團體聯合舉行,如著名的基隆中元祭由十五個宗親團體輪流擔任主普,新竹枋寮義民祭由十五個客家莊頭輪流擔任主普等之外,一般都由地方上的公廟主辦,故又稱為「廟普」。而私普則為民家或商家、團體所進行的普度行為,其類型有家普、街普、社區普、行業普等。臺北市地區較為著名的「公普」,如士林、北投地區以芝山巖為中心的大普度,由芝山巖惠濟宮信仰圈內的「四角頭」輪流「值年」擔任主普。
臺灣的大型公普活動,通常都要舉行兩天以上的祭儀,再加上豎燈篙、放水燈等相關活動,構成相當豐富的普度進行內容。為了表現信眾對於「老大公」、「好兄弟」們的重視,也多會準備豐盛的紙錢與供品來供奉他們,這也就是民間俗諺中的「孝孤」;另外也會請糊紙師傅製作「寒林院」、「同歸所」、「沐浴亭」等紙厝來招待他們休息之用。然而為了避免蠻橫無理的孤魂滯魄擾亂普度場的秩序,因此通常會在普度場供奉一尊紙糊的大士爺神像,或是一座上面供奉有觀音菩薩神像的「普陀岩」來監管孤魂,與寒林院、同歸所等紙厝,共同構成一般民眾對於農曆七月的主要印象,也是十分典型的民俗藝術。
▲臺灣地方宮廟團體常會舉辦大型公普並讓民眾報名參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