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民間普遍認為金銀紙是鬼神世界的貨幣,所以亦稱之為冥紙或紙錢,在祭拜時燃燒紙錢對神明表示誠信,以求降福消災,對過世的親友而言,則是提供陰間的錢財,俾備其使用。 《周禮》職金一官曾提到:「旅于上帝,則共其金版」,可知我國古代確有「金版」存在,仿製金版種類雖多,但在其上塗有一層象徵黃金的黃色物,與現今的紙錢在錫紙上再塗一層黃色(象徵黃金)的處理相似。 唐代封演在其《對氏見聞記》中也提及:「古者享祀鬼神,有圭壁幣帛,事畢則埋之,後代既寶錢貨,遂以錢送死。 唐人唐臨在《冥報記》中也描述了不少隋末紙錢獻祭的情形,其中有一則描述被冥間收錄的李山龍,因生前誦法華經而得以釋返。回陽後,李氏將許諾勾魂冥吏的財物焚祭:「以紙錢、束帛並酒食,並於水邊燒之。」 因此從中國早期的祭祀記載中,可看出獻祭用的祭祀紙錢約可歸納成: 1. 錢紙:在錫紙上塗一層黃色顏料(代表黃金) 2. 銀紙:在錫紙上塗一層銀色顏料(代表銀幣) 3. 幣 :古幣為之,後以紙栽作而成。 4. 帛 :以紙張剪裁裝飾而成。
▲祭祀儀式中的望燎儀式
金銀紙錢在祭祀文化中稱為「財帛」,也就是信眾或子孫奉獻財產的一種象徵。傳統漢人社會在祭祀中奉獻「財帛」的歷史相當悠久,最早可追溯自先秦時期就已存在,其起源即是古代將布帛視為一種珍貴的財富,甚至被當成貨幣而有「帛幣」的使用。因此也在舉行祭祀儀式時奉獻布帛來取悅神祇、祖先,並在儀式結束將布帛和牲禮一起火化,祭祀者進行「望燎」,藉由冉冉升空的香煙,來傳達人們的虔誠和祈願。
在東漢時期造紙術開始發展之後,由於紙張成為書寫文字的主要媒介,因此就被視為一種神聖物品,尤其是在紙幣大量流通之後,紙張也具有財富象徵的意義。之後祭祀活動中所使用的布帛「財帛」,也就逐漸被以紙張印製的金銀紙錢所取代,在宋代以後逐漸成為祭祀供品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。
▲祭祀儀式中的財帛
在近半世紀以來由於工商業急遽發展,再加上人口暴增,造成自然資源缺乏和生態環境污染的情形日益嚴重。因此許多具有環保意識的民眾,除了在祭祀中提倡節約供品之外,也開始推動金銀紙錢的減量,甚至不再使用金銀紙,如台北市的行天宮就是這方面的先驅者。也有宮廟致力設置環保金爐、推動環保金紙,以減少廢氣所繞成的污染。祭祀行為貴在虔敬精神的傳達,節能減碳的作法其實正是民間信仰中敬神、惜物精神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