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文獻對於紙錢及香枝減量使用之論述
道教是一個複雜而多元的宗教,儘管他有一個各派所共同追求的核心─道,但對於一些問題的看法,各派並不盡相同。比如,全真道主張出家及素食,但天師道則主張在家及葷食。同樣的,對於紙錢及香枝的使用,道教各派亦存在各種不同的觀點。類似葛洪這樣力主「服食金丹為長生成仙唯一途徑」的外丹派道士,認為「長生之道,不在祭祀事鬼神」,因此,自然也反對香枝及紙錢的使用。持如是觀點的,還有像呂洞賓、王重陽這樣的內丹修行者。依其主張,修道最要者,在於鍊養人的元神及元氣,以求超脫證真;至於燒香焚紙、祭祀鬼神,非修道之所重。 在道教當中,最重視香枝及紙錢之使用的,當屬以齋醮法事為主的天師派及靈寶派。此二派,皆著重在齋戒致神以濟度眾生及拔度幽魂,是以,普遍主張藉由焚香以通神,藉獻紙帛以表達對神鬼的敬意。不過,此二道派同樣認為,儀式的進行,首重內心的誠敬專一,香紙只是傳達誠敬之資具,因此,不宜反客為主,捨本逐末,甚至認為,神鬼會以香紙之多寡,來決定人的禍福。事實上,在早期天師道當中,即有「神不飲食」之清約,明確反對以肉脯犧牲來祭祀鬼神;依此精神,自然也不會贊成焚燒大量香紙以討神明歡心的作為。此外,在道教的齋法當中,最高境界的齋儀,乃是不藉任何外物,無為無作,清淨身心以合道之「心齋」;較次的齋儀,為「節食以和神保壽」的祭祀之齋。至於「設供齋,以積德解愆之齋」,則又其次。以這樣的一種齋醮觀,當然不會贊成大量焚燒香枝及紙錢。文/真理大學宗教系 蕭進銘教授
祭祖儀典中的獻帛儀式